
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要重視敵人,曹操是一位著名軍事家,雖然藐視孫劉,但從戰(zhàn)術(shù)上不得不重視其對手,尤其是劉備雄居川險,易守難攻,手下五虎上將,更有孔明及川中賢達皆歸劉備,曹不是羨慕而是嫉妒恨。

劉備就是個賣草鞋的。
他到底上哪去哄騙來兩個虎狼之將,一輩子都跟著他形影不離?
他毛也沒有的,東搞西搞好不容易湊了點人,輸一次就啥都輸干凈,有時候輸?shù)眠B底褲都沒了,好幾次差點連命都丟了。
那兩個人怎么還跟著他?
不對,打著打著,跟他的人怎么越來越多了?
好氣??!那個關(guān)羽,二話不說突進去就把顏良砍了,我也想要這樣的人啊!可是無論我怎么挽留,他都還是要回去。
好氣??!十幾萬老百姓,連命都不要了,也要跟著他一起跑。
好氣?。∥叶伎煲唤y(tǒng)江山了,他一個分分鐘要死的人,怎么還能拉幫結(jié)伙,又活過來了?
滎陽之?dāng)?,兗州之?dāng)?,宛城之?dāng)?,赤壁之?dāng)?,曹操自己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在抗爭,不斷地在一次次失敗中重新來過;
在這一點上,劉備和曹操其實是同一類人,而且比曹操更甚。
他沒理由不羨慕劉備身邊那些不離不棄的兄弟;他更沒理由不羨慕劉備不折不撓的一生。

當(dāng)初,曹操和袁紹談理想,袁紹說要搶個好地盤,曹操說:“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后來,曹操有了自己的勢力,又發(fā)布了《求賢令》,說“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p>
這些,都說明曹操的經(jīng)營理念,那就是遍羅人才,唯才是舉,知人善任,擇人任勢。
只要你有才,我都愛。就像韓信講的,“多多益善”。
這世界上,有的人喜歡錢,希望家里錢財越來越多,可是不管他多富有,看到別人家不一樣的珍寶,也會羨慕嫉妒;
有的人,喜歡古董,家里收藏巨萬,可是看到別人家的收藏,還是心發(fā)癢癢;
有的人,喜歡書法,家里雖然有王羲之鐘繇張旭顏真卿米芾等大家收藏,可是看到唐伯虎的手跡,也想著買下來;
有的人,喜歡藏書,什么名家真本手抄本藏了一屋子,可是看到了別人的藏書,也是要忍不住湊上前去。
曹操的喜好,就是收集人才。雖然他自己家里,已經(jīng)有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些宗室子弟,有了張遼張頜徐晃這些五子良將,有了荀彧荀攸郭嘉賈詡劉曄這些一等謀臣,有著杜襲杜畿趙儼這些治世能臣,可是看到別人家有好人才,他還是會羨慕嫉妒恨的。
更何況,這些人才還是像關(guān)羽,趙云這般的人物。
所以,當(dāng)他抓到了關(guān)羽,又是送豪宅,又是送金寶,又是送官印,又是送赤兔。
看到了趙云,長坂坡里七進七出,勇猛無比,也是一見傾心,趕緊囑咐手下人千萬不要放箭,免得傷到了趙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薄吧讲粎捀?,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
所謂識英雄重英雄。曹操是個愛才的人,所以曹操愛重劉備這樣的英雄人物,同時,也愛戴他陣營之中如同關(guān)羽趙云這樣的英才人物。
或許,這就是曹操羨慕陣營弱小的劉備的原因吧。





在亂世之中,除了地盤外,人才是最為重要的。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君主會嫌棄自己麾下的人才太多。
東漢末年,英雄薈萃,群星璀璨,有著眾多的人才脫穎而出。當(dāng)世人杰各自投奔自己看好的諸侯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而曹操作為東漢末年的一方諸侯,早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優(yōu)秀的文武,其中文有荀彧、郭嘉,武包括樂進、于禁。而自己的本家更是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曹休,可以說曹操的人才儲備是非常充足的。隨著其他諸侯慢慢地被淘汰,曹操通過兼并或者提拔,人才變得更多。慢慢地就有了后來我們稱的“五子良將”和“八虎騎”。
《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曹操時常嘆息有著眾多的精英人才聚集在劉備身邊,羨慕劉備的運氣和魅力。其實在當(dāng)時,不論誰都會羨慕劉備。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劉備雖然弱小,兵少將寡,但是武將各個都是當(dāng)世最為勇猛的存在。關(guān)張之勇,人所眾知,萬夫莫敵。最為重要的是,關(guān)張對于劉備的忠誠完全可以說是至死不渝。要知道曹操對于關(guān)羽的尊敬和禮遇,在曹營中,其他將領(lǐng)基本是不可能享受到的,而只有關(guān)羽享受到了這一切。但是曹操還是沒能獲得關(guān)羽的忠心,關(guān)羽還是回到劉備的身邊。
因此,明明是個落魄皇族,織鞋販履之徒的劉備卻能有著這樣的魅力,這是曹操十分羨慕的一件事。
還有就是劉備的運氣。早期的劉備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是運氣還是很好的。來到徐州,陶謙就將徐州讓給劉備,當(dāng)然這只是為了讓劉備來抵抗曹操。幾次被打的大敗,生命卻沒有任何威脅。還有重要人員雖然失散,但是最終卻又能集合到一起。
來到荊州之后,劉備的運氣更是爆棚,大量人才的投靠,尤其是頂尖人才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的加入,填補了文臣匱乏的缺口。
身在亂世的諸侯,沒有人會嫌棄自己麾下人才太多,甚至想網(wǎng)羅天下所有的人才為己所用。曹操做的《短歌行》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說明了希望天下人才為己所用的夙愿。
而曹操對于劉備的羨慕,最為主要的就是羨慕劉備的運氣和魅力。

劉備!英雄也!這是曹操手下很多謀士掛在嘴邊的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曹操稱霸天下最大的困難是劉備!劉備這個人智慧通天,他剛開始出道就把自己定位的比各路英雄豪杰的地位高的多,就是所謂的漢室宗親。這個名聲一般人絕對不敢想,為什么劉備在天下都反漢的情況下說自己是漢室宗親?只能說厲害!曹操忌憚劉備還體現(xiàn)在煮酒論英雄這件事,一個勁的試探劉備以后會不會與自己為敵!當(dāng)然劉備心里也知道,深藏不漏!再者劉備選的路子壓的曹操不能翻身,那就是匡扶漢室!這個口號可把曹操壓壞了,以后不管曹操如何風(fēng)光,如何有能耐,天下人都叫曹賊!哈哈這不是吹吧!再說說諸葛亮,經(jīng)天緯地之才,誰有本事沒本事絕對知道,而偏偏選擇劉備?那是因為劉備抓住了這些人的心理,所以有了后來的經(jīng)典:三顧茅廬。再說說曹操和劉備的勢力情況,不用多說,請問各位,如果劉備和曹操的勢力范圍互換,曹操敢不敢九伐中原?能借來荊州?能壓制住南蠻王?七擒七縱,他曹操手下謀士有這個精彩的戰(zhàn)略?區(qū)區(qū)一個司馬懿曹操況且中用且防著人家,而劉備不同,用就放心!這是在那個戰(zhàn)亂年代想要成就偉業(yè)最致命的差距!所以日后不管你曹操如何了得都背負著漢賊了結(jié)一生。他的兒子因為劉備蜀漢政權(quán)的存在也只能篡漢自立。這真真切切是劉備的政策影響了曹魏的命運!劉備!可怕也!曹操,好人也!

這種羨慕更多的是感嘆為什么自己實力更強,謀略更高,能力也要比劉備強,但為什么還是有頂級人才流失到了幾度窮困潦倒的劉備身邊,不得不說劉備真是命好,而曹操為此相當(dāng)不爽。
按理說曹老板財大氣粗,身邊謀士不論質(zhì)量還是數(shù)量都是最頂級的智囊團,而武將方面更是不同類型應(yīng)有盡有,要論親信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都是自己親族;要論獨當(dāng)一面的統(tǒng)帥張遼,曹仁,張郃,夏侯惇都值得信任,而單論武力也有典韋,許褚這樣的頂級戰(zhàn)力。曹操也并非有必要去羨慕劉備,但自己手里哪怕捧著金山銀山,也必然見不得自己的對手走路半道撿起一塊金疙瘩。
只因劉備是曹操的敵人,而這個敵人還一天到晚在外面叫囂著要匡扶漢室,咒罵自己是奸雄國賊。這還得了,更可氣的是這家伙明明沒有什么實力,卻又偏偏運氣不錯,關(guān)羽,張飛勇冠三軍,后面又接連得了孔明,龐統(tǒng),實力自然是越來越壯大起來,換了誰都會有些氣不過。
因此曹操羨慕的背后,更多的是感嘆劉備命好。與此同時,他也很惋惜這些一流人才不能為自己所用。

曹操:我有五子良將!
劉備:我有關(guān)羽。
曹操:我有八虎騎!
劉備:我有關(guān)羽。
曹操:我戰(zhàn)將千員,城關(guān)百座!一個關(guān)羽有屁用啊!
劉備:我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
曹操:你再說關(guān)羽,我他媽搞死他!
劉備:關(guān)羽就在華容道,你來呀。
曹操:我日了狗了!你不就一個關(guān)羽嘛!有必要這么囂張!
劉備:我有馬超。
曹操:不說了,回家。

曹老板那邊,除了夏侯家族是兄弟,其它的文臣武將都是打工性質(zhì)居多,人雖然多,但團隊都不緊密,拿好多錢辦好多事那種,羨慕劉老板是羨慕他一窮二白時,還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徐庶,孔明,糜竹,糜芳,孫乾,關(guān)平,劉峰,馬良……這些人跟隨,不離不棄,曹老板如果和老劉對調(diào)一下,多半人都跑光了

曹操未必真羨慕劉備,劉備也不弱小。拋開劉備那基本沒有實際意義的皇室血統(tǒng)來講,他能白手起家到最后三分天下占一方,足以說明劉備的才能。所以更多的應(yīng)該是出于敬重,所謂英雄惜英雄。
魏蜀吳中有強烈統(tǒng)一愿望的應(yīng)該是曹操、劉備,這種情況下,雙方對決是必須的。而在那個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更多籠絡(luò)人才,籠絡(luò)文武各等人才,相對勝算的機率會更大。而有強烈統(tǒng)一愿望的曹操,惜才也就不足怪了。如果真說羨慕,對于惜才的曹操,看到誰手下的人才都會羨慕,恨不得全整到自己的賬下。估計劉備也是這想法

我覺得這是曹操的馭人之術(shù),并非曹操真的羨慕劉備的人才。以當(dāng)時的曹操來說統(tǒng)一了中原,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心態(tài),所以在曹軍的氣勢上來說是肯定產(chǎn)生了嬌縱。并且還有五子良將和八虎騎,那這對曹操來說肯定是不好的!常言道驕兵必敗!
所以曹操才故意借著長坂坡張飛一聲怒吼,說出劉備的人才是有多么的厲害,自己心生羨慕。這對五子良將和八虎騎來說肯定表示不服啊,我們兄弟這么賣命的替你殺敵,你倒是羨慕別人的人才,那要怎樣證明呢?在心理活動上來說,這些將領(lǐng)們肯定會更加的出謀劃策,奮勇殺敵來表現(xiàn)自己,證明自己!
這就正對了曹操的用著,在打擊軍中嬌縱的氣焰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管是將領(lǐng)們還是士兵們都會更加賣命的殺敵,以此來證明到底是他們自己厲害,還是劉備的厲害!
所以說這是曹操的馭人之術(shù),并非真的羨慕劉備,自己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中原,只要把中原的人才,經(jīng)濟,等優(yōu)勢利用好,管理好,便足以統(tǒng)一天下!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戰(zhàn)不休,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揮師南下。
后在赤壁大戰(zhàn)中戰(zhàn)敗,從此三國鼎立。
曹操帳下匯集了海內(nèi)外的文臣武將,諸葛亮曾經(jīng)評價過:曹操帳下上將千員乃為假,而上將應(yīng)有三百員。
其中當(dāng)世一流的統(tǒng)兵上將有三十余名,在這三十余名上將中,八虎騎、五子良將是最為出名的。
可即便如此,曹操總是特別羨慕劉備,數(shù)次感嘆劉備這廝為何如此命好,有這么多天下英才為其賣命。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來說說曹操賬下的戰(zhàn)將,八虎騎有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五子良將有于禁、張頜、張遼、樂進、徐晃。
除此之外還有許褚、典韋、高覽、張繡、郝昭、龐德等猛將,可謂是猛將如云。
而劉備帳下,好像只有五虎上將,后來即便是加上魏延、王平等也不過寥寥數(shù)人。
可為何曹操還總是羨慕呢?
原因就在于曹操帳下猛將雖然眾多,但是實力大多不如劉備五虎上將。
先來說說關(guān)羽,白馬之圍時斬顏良誅文丑,威震華夏,天下英雄聽聞關(guān)羽大名無不聞風(fēng)喪膽。
而反觀曹魏陣營,曹操看到顏良軍隊,被顏良部下精兵整齊的陣勢所震懾。
顏良將軍更是連斬宋憲、魏續(xù)二將又二十合敗徐晃,曹營諸將膽寒。
文丑則是斬曹軍上將三名,挺身戰(zhàn)徐晃、樂進又射退張遼,可轉(zhuǎn)眼又被關(guān)羽數(shù)合斬之。
曹操賬下雖然猛將如云,然而像關(guān)羽這樣的猛將卻沒有。
而后就是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竟嚇得八十萬曹軍不敢往前一步,此時曹操身邊數(shù)十名上將無人敢上前爭鋒。
再者就是馬超,渭河之戰(zhàn)一人數(shù)合敗于禁,退張郃,斬夏侯亭,一時威震曹營。
曹操八虎騎上將夏侯淵,在定軍山之戰(zhàn)中又被劉備七十多歲的老將黃忠所斬,而后又大敗張郃。
最后值得一提的便是趙云。
眾所周知,趙云一顆鐵膽七尺長槍,出入萬軍從中猶如觀魚賞花,長坂坡七進七出,殺退曹將六十名。
當(dāng)時曹操也是想看看自己的戰(zhàn)將和趙云比,如何,但是結(jié)果令曹操膽戰(zhàn)心驚,嘆息子龍不死,寢食難安。
而這六十余名上將,除許褚、曹洪、徐晃、張遼 受傷后退出,張郃一人全身而退外其余全部被斬。
曹操看到此場景更是嘆息如此猛將又歸劉備。
如此可見,曹操手下戰(zhàn)將雖多,但是比起劉備這些萬人敵的猛將還是稍遜一等。
其實,個人覺得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是因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典型的尊劉貶曹,因此在刻畫劉備賬下將領(lǐng)時候不免會神化一些。
而真實的歷史上,文丑并非死于關(guān)羽之手,而是在亂軍中被曹軍所殺。
趙云長坂坡之戰(zhàn)中,雖然確實單騎救主,但是并沒有連斬五十四名曹軍上將。
如此可見,其實曹操羨慕劉備更多的原因也是三國演義杜撰的。

三國演義不是歷史,圈起來要考!曹操手下人才多多,羨慕劉備,想多了!

撥開歷史迷霧,我覺得曹操特別愛重劉備,非常想把劉備收歸已用,從最開始十八路諸侯開始,別的諸侯都對劉備嗤之以鼻的時候,他就有拉攏的意向,雖然歷史著筆不多,但是二人肯定是有些私交的,不然當(dāng)時的劉備怎么會寫信給曹操讓他放過陶謙,雖然曹操放過陶謙是另有原因,但是劉備敢寫信,證明他有點自信曹操能給他這個面子,而曹操因為有事不能去打,才說就當(dāng)給劉備面子,他會想給,證明他倆確有交情。而且雖然他們倆打打鬧鬧一輩子,但是基本上曹操從未對劉備真的趕盡殺絕過,就算打敗劉備,對劉備的人也是以招降為主

人家劉備有漢室宗親這個金字招牌,一些頂級人才都聚集在人家那里,曹操心里能舒服了嗎?

曹操羨慕劉備只能說是三國演義上說的,因為劉備實力最弱,土地、人口、實力都不如魏吳。要寫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必須刻畫出蜀國將領(lǐng)的優(yōu)勢,五虎大將的厲害,讓曹操都羨慕不以。要說歷史上曹操真的羨慕劉備么?我覺得不一定,曹操擁兵百萬,良將千員和最大的土地人口,根本沒必要羨慕劉備。

因為這是小說。
你要看小說的年代,一開始都是以曹魏為正統(tǒng),后來變成以劉背為正統(tǒng)。小說的主角當(dāng)然萬別人羨慕。

小說看多了,三國演義中神話了蜀漢陣營,導(dǎo)致蜀漢陣營都是香餑餑,所以惹得曹操羨慕嫉妒恨,哪怕是演義曹操也并不是真羨慕劉備,更多的是自謙,對比雙方陣營,曹操的實力以絕對優(yōu)勢碾壓。

每個人對于自己擁有的往往都不以為然,而對于那些想而不得的東西卻羨慕嫉妒恨。
曹操愛惜人才,他希望把天下的才子,能臣都聚集在自己身邊,對于關(guān)羽的渴求更是到了低聲下氣的程度,送美女送馬,用盡一切方法籠絡(luò)對他好,然而關(guān)羽心里卻只有那個窮途末路的劉備。
曹操明知道得不到,還是默默守候,在關(guān)羽得知劉備還活著想回去的時候,曹操忍著內(nèi)心的不舍還是放他走了,這是不是像極了愛情,我得不到你,但是只要你幸福就好,在當(dāng)時的情形下,那劉備哪一點比的上曹操,可是即便這樣關(guān)羽還是對劉備不離不棄,死心塌地,怎能教曹操不羨慕!
曹操雖然身邊人才輩出,但是皆為利來,又有誰能像關(guān)羽對劉備這樣的死心塌地?這就好比一個富二代什么都有,卻唯獨自己喜歡的女人只喜歡另一個矮窮挫一樣,更多的是不甘心不服氣!
事實上,也許曹操所擁有的也正是劉備所羨慕的呢?或者說也正是劉備畢生奮斗都求而不得的呢?
人還是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不要總看別人碗里的菜香會更幸福!

放眼三國,屬曹魏最為強盛,地大物博,兵多將廣,曹操陣營良將可不止“五子良將”和“八虎騎”,可分為7個序列。
1.起兵階段兩名將。曹操當(dāng)年剛起步時,兵力也不多,但是那時候得到了兩個大將的投奔,曹操的軍隊才得以壯大,這人就是李典和李通,這二人當(dāng)初投靠曹操時,帶著自家的宗族數(shù)千人,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有重功。2.自家班底“八虎騎”?!鞍嘶ⅡT”全部為曹姓和夏侯兩本族名將,分別為夏侯敦,曹仁,夏侯尚,曹洪,曹休,夏侯淵,曹純和曹真。3.攻城略地“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是外姓將軍,這些人可以說是曹魏的中堅力量,為曹操建立大魏這片基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分別為于禁、張遼、樂進、徐晃、張郃。4.善于防御兩悍將。曹操這邊也不缺善于打防御戰(zhàn)的大將,而打的最好的就是郝昭和滿寵這兩人了,他們都曾面對蜀軍圍剿,自身兵力不足時,依靠頑強的防御,令對方望城興嘆,不得已無功而返。5.鎮(zhèn)守邊關(guān)田豫牽招。
曹操的勢力范圍很大,因此需要有大將鎮(zhèn)守邊疆,來維持穩(wěn)定了,要找鎮(zhèn)守邊疆的人才,曹操也不缺,曹操手下的田豫和牽招就是這么個人物,他們上任后,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受到了當(dāng)?shù)匕傩盏暮迷u。6.穩(wěn)定地方三大員。邊疆要有人守,那地方也不能忽視,這時就輪到郭淮,文聘,臧霸這三人出場了,這三人在位期間,對于蜀國和吳國的侵擾問題,他們做的是嚴絲合縫,根本讓對方占到一絲便宜。7.身邊虎賁雙雄。保護曹操安全,負責(zé)守衛(wèi)曹操的兩位大將。第一位就是典韋,一人持重達八十斤的戟每日白天寸步不離曹操,夜晚也不回自己的軍帳;另一位大將就是許褚,典韋死后,曹操身邊的安保工作就由許褚負責(zé)了,在許褚護衛(wèi)曹操期間,多次斬殺掉想要刺殺曹操的刺客,引得旁人不敢在許褚面前放肆,許褚一直在曹操身邊,直到曹操去世。
說曹操羨慕實力弱小的劉備,一者是《三國演義》作者捧劉貶曹,將許多非劉備陣營將領(lǐng)的軍功加入,比如關(guān)二爺?shù)臏鼐茢厝A雄等,造成后世很多人崇拜。二者是曹老板知人善用,視才如命,對勇猛將才的渴望。

曹操主要是羨慕劉備的個人魅力,要知道劉備當(dāng)時沒地盤,資源少得可憐,卻總有頂級人才被他吸引,為他所用。曹操估計心里想要是我有像劉備那樣的個人魅力就好了,以我現(xiàn)在的地位和資源條件,那全天下的人才還不都入我手里了嗎

曹老板這么說的原因:關(guān)二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馬超殺得曹老板丟兵卸甲。張飛長坂坡喝退百萬大軍,趙云長坂坡七進七出。雖然更多是演義的夸大,但是更多原因是曹老板人才濟濟,亮點太多,導(dǎo)致習(xí)以為常,劉老板是人才稀少使得亮點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