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回答這個問題,重讀了喬治桑的《威尼斯之夜》,我是去過威尼斯的,讀來頗有共鳴。
我去時是冬季,冬夜里的威尼斯有些冷,我在威尼斯的一個修道院改成的酒店,住了一夜,推開窗戶,便可見“威尼斯藍天的嫵媚和夜空的可愛是無法用語言來描繪的”。

窗下就是“在那靜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鏡,連星星的倒影也不會有絲毫顫動”,因是冬季只在白天乘坐了交通船,無緣在夜晚體會作者筆下的“泛舟湖心”“水天一色”的綺麗夢境”。

也無緣“天竺葵和三葉草淡淡的芳香一陣陣向你襲來的”意境,有些遺憾。
但我對“當(dāng)圣馬可大教堂頂樓上的鐘聲在空中徐徐回蕩時,就會有一種難以言轉(zhuǎn)的平靜感透入你的靈魂,使你覺得整個身心都已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謐和靜止之中了”感同身受。

作為一個平常人,雖有感受但未必能像作家那樣用細(xì)膩的文筆帶人們領(lǐng)略威尼斯夜之美,如有機會,我想我會于春夏季節(jié)去威尼斯,將遺憾彌補上。

威尼斯藍天的嫵媚和夜空的可愛無法用語言來描繪。
在那明凈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鏡,連星星的倒影也不會有絲毫的顫動.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藍、寧靜,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進入綺麗的夢境一般,空氣那么清澈、透明,抬頭望去,這里的星星似乎遠(yuǎn)比我們法蘭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夜空到處布滿星星,那深藍色的夜色都變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輝.如果你想領(lǐng)略一番這兒獨有的清新和恬靜,你可以在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園附近,沿著大理石臺階往下,直到運河邊上。如果那里鍍金的柵欄已經(jīng)關(guān)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種名字叫岡多拉的風(fēng)格獨特的威尼斯小艇,緩緩蕩去.到那夕陽余溫未散盡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沒有人打擾你的寧靜.晚風(fēng)從椴樹頂上輕輕吹過,把片片花瓣灑落在水面上,天竺葵和三葉草淡淡的芳香一陣陣向你襲來.圣瑪利亞教堂那雪花狀石膏圓頂和螺旋型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的聳立著,周圍的一切,包括作為威尼斯三絕的碧水、藍天和色調(diào)明麗的大理石,都給抹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輝。
當(dāng)圣馬可大教堂頂樓上的鐘聲在空中徐徐回蕩時,就會有一種難以穿言傳的平靜感融入你的靈魂,使你覺得整個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謐和靜止之中了。

在那明凈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鏡,連星星的倒影也不會有絲毫顫動。
全文包括兩個自然段,各自然段的第一句提示了該自然段的內(nèi)容。
如第一自然段開頭便寫道:“
威尼斯
藍天的嫵媚和夜空的可愛是無法用語言來描繪的”;然后寫夢幻般的湖面,“湖面水平如鏡”“四周一片蔚藍、寧靜”“水天一色”,有如“甜美的綺麗夢境”;寫清澈的夜空、明亮的星星,“空氣那么清澈、透明”。
第二自然段著力描寫威尼斯夜晚的清新和恬靜。皇家花園、大理石臺階、運河、鍍金的柵欄、風(fēng)格獨特的威尼斯小艇、夕陽余溫尚未散盡的石板小路。我們隨著作者的腳步,漸行漸深,充分領(lǐng)略威尼斯的迷人的優(yōu)雅與寧靜。在作者的筆下,晚風(fēng)中的椴樹、天竺葵和三葉草淡淡的芳香、圣瑪利亞教堂的圓頂和尖塔,抹上了銀輝的碧水、藍天和大理石,這一切都讓人感覺如此清新與恬美。課文最后一句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威尼斯之夜”的感受,當(dāng)教堂頂樓上的鐘聲在夜空中傳來,平靜感透入你的靈魂,更襯得威尼斯是一個“安謐和靜止”的所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