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4月15日晚間,央行宣布于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zhí)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為加大對小
4月15日晚間,央行宣布于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zhí)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為加大對小微企業(yè)和“三農”的支持力度,對沒有跨省經(jīng)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于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
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央行負責人表示:
1、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
2、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
主要看點:
1、此次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比上一次少,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6日,釋放的資金量高達1.2萬億。
2、此次降準實施時間在本月20號以后,意味著本月20號公布的最新一期LPR不會下降。
通過降準,我們可以大致觀察出2020年疫情后,貨幣政策出現(xiàn)了“偏松-略緊-偏松”的轉變。
1、2020年3月-2021年3月:這段時間的主要標志有3個,一是降準,二是MLF操作量大,三是廣義貨幣M2增速保持在兩位數(shù)(聽不懂的后面我會講)。
2、2021年3月-2021年7月:主要標志,一是沒有降準,二是M2增速降為個位數(shù)。
2、2021年7月-現(xiàn)在:主要標志是又進入到降準周期。
一、何為降準?
降準和降息被稱為力度最大的貨幣政策工具。降準是“印出貨幣”,降息是“讓錢更便宜”。
降準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來說,商業(yè)銀行主要盈利點是存款貸業(yè)務,吸收存款、發(fā)放貸款,從中賺取利息差價。
儲戶在銀行存100塊錢,利率2%,對銀行來說,最優(yōu)的效果是把全部的100塊錢都拿去放貸,利率5%。
但在現(xiàn)實中做不到,監(jiān)管規(guī)定,銀行每吸收一筆存款需要凍結一定比例的資金,之后才能拿去放貸。凍結的資金是法定存款準備金,凍結的比例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假定存款準備金率是10%,那么100塊錢的存款,銀行需要凍結10塊錢。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降準,把存款準備金率降到5%(只是舉例,現(xiàn)實中不可能降那么多),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銀行只需要凍結,剩余的95元可以拿去貸款了。
可見,降準后會帶來:流動資金更加充裕、貸款能力明顯增強。
二、為什么要降準?
主要原因只有一個:穩(wěn)增長。
經(jīng)濟永遠都會在穩(wěn)增長與防風險之間取得動態(tài)平衡。
經(jīng)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穩(wěn)增長的比重會上升,反之,防風險的比重在上升。
目前經(jīng)濟主要風險是通脹風險上升(疫情影響、俄烏局勢影響),宏觀負債率高(受貨幣增速、資產(chǎn)回報率影響)。
考慮到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是穩(wěn)增長、穩(wěn)增長,所以需要降準、需要貨幣適度增長。
三、為什么很少聽到歐美等國家降準?
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高。為什么高?
主要是中國01年加入世貿后,進出口貿易快速發(fā)展,順差擴大。按照規(guī)定企業(yè)賺得美元等外匯需要結匯,即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在這個獲得中央行獲得大量的外匯儲備(今年3月末我國外儲規(guī)模達31880億美元)。另一方面,大規(guī)?!百u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必然導致市場上的人民幣“泛濫”。
這時候央行采取的措施是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凍結商業(yè)銀行更多的資金,從而限制其貨幣派生能力(放貸),收緊市場的流動性。
所以我們可以這么粗略認為: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準是放水,升準是抽水。
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相比其它國家高得多,比如2011年一升達到21.5%。
現(xiàn)在又為什么降準呢?主要是因為穩(wěn)增長,另外是因為中國法定存款準備率仍高,有下調空間。
還有一點,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到一定規(guī)模,達到高基數(shù)后,外貿增速有所放緩。也就是說通過“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方式創(chuàng)造的人民幣減少,這時候只能是通過降準來增加人民幣了。
歐美國家之所以很少降準是因為它們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低,沒有降準的空間。比如發(fā)達國家的存款準備金率只有1%、2%。
四、此次降準能創(chuàng)造多少貨幣?
我們一般認為,廣義貨幣(M2)總量是社會上的總貨幣量。截至3月份廣義貨幣總規(guī)模接近250萬億。
廣義貨幣(M2)=基礎貨幣×貨幣乘數(shù)
當前的貨幣乘數(shù)大約是7.5倍,此次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約5300億,這5300億可以粗略地認為是基礎貨幣。
那么理論上此次降準最多可創(chuàng)造廣義貨幣(M2):
廣義貨幣(M2)=5300億×7.5=3.9萬億
五、降準后,還會降息嗎?
利率改革后,我們理解中的降息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存款層面:存款基準利率下降,這個利率從2015年到現(xiàn)在就沒有動了,如果下降影響很大,短期內下降可能低,長期來說下降是必然。
最新的消息是:利率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
據(jù)財新、財聯(lián)社等主流媒體:據(jù)悉近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召開會議,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個基點(BP)左右;這一要求應并非強制,但做出調整的銀行或將對其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目前,已經(jīng)有地方城商行收到了通知。
如果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下降,也算是一次定向降息。
貸款層面:
1、MLF利率,它是商業(yè)銀行從央行那借錢的利率,是最重要的政策利率。
2、LPR利率,它是被稱貸款指導價,所有的貸款利率都以它為參考。LPR利率每月20號公布。
MLF利率、LPR、降準它們之間的關系:MLF利率降那么LPR必然降,降準后LPR有可能降,也有可能不降。
MLF利率一般一個月公布一次。本月的MLF利率在15號公布。結果顯示1年期MLF利率維持在2.85%,與上月持平。
那么此次降準后,是否會起到降息的效果(LPR降)?本月基本沒有可能了,因為降準25號才實施,但LPR本月20號就會公布。但有可能讓5月20號的LPR下調。畢竟之前也發(fā)生過,比如2021年12月降準之后,1年期LPR下調了5個基點。
六、各球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情況是怎樣?
我上面說過,疫情之后,中國貨幣政策出現(xiàn)了“偏松-略緊-偏松”三個階段。由于前期中國對疫情控制得比較好,經(jīng)濟很快恢復,貨幣政策隨后轉入略緊階段以防風險。
而現(xiàn)在全球主要國家剛剛走出疫情,前期寬松的政策開始退出,轉而進入加息潮中。
可以這么說,目前主要國家正在進入中國已經(jīng)走過的第二階段。
目前宣布加息的國家已經(jīng)有:美國、新西蘭、加拿大、韓國等。
總體上路徑是:減少印鈔-加息-縮表
七、降準會有什么影響?
1、股市:單次的降準不會對A股產(chǎn)生直接影響,有研究表示:
歷次降準落地后一周市場上漲概率較高,創(chuàng)業(yè)板指與滬深300上漲概率均達六成;而從漲跌幅中位數(shù)看,降準落地后一周創(chuàng)業(yè)板指表現(xiàn)優(yōu)于滬深300,風格上成長和消費優(yōu)于周期和金融。
不過,降準很難對次日的股市產(chǎn)生顯著影響,一是因為降準已經(jīng)有預期,不新鮮。二是降準的宣布到正式兌現(xiàn)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如果拉長來看,降準周期就是寬松周期,也是低利率周期。多次降準的必然發(fā)生質變,指數(shù)反彈是大概率的。
2、樓市:降準對樓市有直接影響。
1.降準意味著銀行資金更充裕,放貸能力更強。購房者和開發(fā)商更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
2.利率有可能下降。有時候降準會導致LPR下降,相當于實際貸款利率下降,這時候對樓市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今年樓市在緩慢回升的過程,少數(shù)城市成交量已經(jīng)起來了。隨著降準降息次數(shù)的增加,有更多城市樓市回暖還是值得預期的。
3、人民幣匯率:
本月直到現(xiàn)在沒有降息,而是降準就是避免匯率波動。
4月11日上午,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一度倒掛,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2.764%,而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2.75%,美10債收益率高于中10債這是2010年以來的第一次。
降準雖然也會使人民幣匯率走低,因為錢少了,市場利率會降。但是降準不會那么直接,因為LPR是“實際貸款利率”,而不是國債收益率。
中美之間的利差主要還是比較國債收益率。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jīng)(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yōu)質原創(chuàng)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