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羽和曹操曾經同時喜歡上一個女人。曹操在擊敗呂布后,利用手中的權力,強行奪走早已許諾給關羽的美女。關羽從此和曹操勢不兩立,并差點兒因此把曹操殺死。這件事帶來的后續(xù)影響極其深遠,也是關羽至死不愿歸順曹操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們就來深入分析這件事情,看看關羽和曹操之間究竟發(fā)生過什么。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呂布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秦宜祿,他的夫人杜氏十分美麗,是當時一個著名的大美女。呂布和劉備交好時,關羽曾經親眼看到過杜氏,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關羽對她一見鐘情,朝思暮想,非常愛慕。 只是礙于當時她已名花有主,關羽只能把這份愛慕藏在心里。
后來劉備投奔了曹操,被封為豫州牧,合兵一處,攻打呂布,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城。在此期間,關羽多次請求曹操,如果城破,滅了呂布后,就將杜氏賞賜給他,當時曹操是一口答應。 據《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傳》引《蜀記》記載:
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
曹操、劉備合兵圍住下邳城時,關羽懇求曹操把杜氏賞賜給他,曹操允諾了。等到城快要破的時候,關羽還不放心,又多次向曹操提出請求。 在這里,關羽以什么理由要求曹操賞賜美女給他,沒有說明。
但是在《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中,明確記錄到關羽是因為其妻無子,而向曹操提出:
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於濮陽,時秦宜祿為布求救於張楊。羽啟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及至城門,復白。
也就是說,秦宜祿到張楊那里討救兵。關羽向曹操懇求:自己的老婆沒有生子,希望能把秦宜祿的妻子賞賜給他。而且“復白”,提了不止一次。
當時劉備已經投奔了曹操,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朝廷的軍政大權一把抓。代表著漢室的正統(tǒng)。劉備將來是繼續(xù)跟著曹操混,還是分開自己另立山頭 ,尚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劉備自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一直到后來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劉備的戰(zhàn)略思想才基本定型。因此,這個時候的曹操等于是劉關張的共同領導。
關羽在這么一種形勢下提出這個要求,等于是向領導反映:自己老婆沒有生養(yǎng),工作有后顧之憂。請領導關心一下,解決實際困難。今后才好更加安心工作。
而《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獻帝傳》 記錄更加詳細:
(秦)朗字元明,新興人。 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于太祖,求以杜氏為妻。
根據這個記載,當時呂布派秦宜祿出使袁術,他的老婆就留在下邳城中,曹操和劉備的軍隊圍住了城。關羽多次懇求曹操,等到攻破城池后,想得到這個自己朝思暮想的女人。
上述三處史料都講了同一件事情,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具體提到這個事,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應當毋庸置疑。
我們可以看到,關羽想得到杜氏的心情確實非常迫切,三番五次地向曹操懇求。關羽可能認為:自己的這個請求應該得到滿足,不算過分,秦宜祿討救兵去了,他老婆留在城中。按照當時的戰(zhàn)爭規(guī)則,城破了以后,城中的一切都歸戰(zhàn)勝者所有,包括女人。從中分一個美女給自己,應該也是可行的。而且曹操也是一口答應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么一個激勵因素,關羽在攻打下邳城時,表現得特別積極,作戰(zhàn)也特別勇敢。最后城破,呂布兵敗被殺。這中間也有關羽的一份功勞。
那么,曹操有沒有兌現他的承諾呢?沒有?!度龂尽な駮りP羽傳》是這么說的:
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關羽一而再、再而三向曹操懇求 ,這就激起了曹操強烈的好奇心。曹操估計杜氏是個大美女,就派人把她接過來一看,確實是個美人,曹操一見動心了,就自己把她留下了。
由此我們可以吸取一個教訓:向領導提要求,千萬不能反復提。有的事只要說一次就可以了,說多了反而不好,可能會恰得其反。
后來曹操又把杜氏納為妾,非常寵愛。之后杜氏為曹操生了兩個兒子:曹林、曹袞,還有一個女兒:金鄉(xiāng)公主。杜氏和前夫生有一子,名秦朗,也被曹操收養(yǎng)。曹操還經常非常得意的向人炫耀:“你們聽說過有養(yǎng)子長得跟自己像的嗎?我這個干兒子長得多像我啊!”
這一來,曹操自己爽是爽了,卻根本沒有考慮關羽的感受,這就搞得關羽內心非常不安。
那么這件事對關羽、曹操乃至以后的歷史走向又產生了什么影響呢?
一、關羽因此忐忑不安。
“羽心不自安”。關羽向曹操提出了這么個要求,是真的把曹操當做領導看待,請領導關心,解決下屬的后顧之憂。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喜歡的女人,領導竟然也喜歡,搞了半天原來自己和領導爭奪的是同一個女人。這一點讓關羽不知所措,非??只?。 關羽心想:領導會不會因為這事對自己有看法?會不會因此而給自己穿小鞋?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將來的前途?將來自己如何與曹操相處?……所以,關羽不僅因為沒能得到自己心愛的女人,極度失望,同時還處于一種非常緊張、不安的狀態(tài)。
之所以如此,問題的關鍵是,曹操強行奪走了杜氏,沒有向關羽進行必要的解釋、安撫,完全就是以權壓人,其行為與地痞流氓無異。 假設曹操奪了杜氏后,能夠主動找關羽解釋解釋,把話說開,做一下思想工作,再另行賞賜美女給他,估計關羽就不會那么緊張了??赡懿懿僮约阂灿X得心虛,干脆就不解釋了。也有可能曹操覺得自己是領導,理所當然,不需要解釋。
二、關羽從此對曹操不再信任。
作為一個領導,言而有信是取信于下屬的一個最基本的素質。關羽生怕曹操不答應,翻來覆去的懇求,曹操也信誓旦旦的答應了。因此 ,關羽非常高興,以為這件事應該沒問題了。想不到曹操居然自食其言,最后讓關羽空歡喜一場。
大家試想:如果曹操把話說成這樣都不算數,那他今后說的話,還有一句能夠相信嗎?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這么做,不僅傷害了關羽。如果被其他將領知道了,估計也會對他有看法。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自己著力打造的光輝形象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但曹操卻仍然這么做了,這說明曹操確實非常好色,杜夫人可能也確實美貌、非常撩人,同時曹操也沒太把關羽放在眼里。
三、曹操差點因此送命。
關羽由極度的失望、緊張、不安,進而轉化為極度的仇恨。 根據 《華陽國志》記載:
公疑其有色,自納之。后先主與公獵,羽欲於獵中殺公。先主為天下惜,不聽。故羽常懷懼。
曹操納了杜夫人后,有一天曹操、劉備、關羽幾個人一起去打獵。關羽想趁機殺了曹操,以解心頭之恨,劉備怕曹操死了引起動亂,制止了關羽。這件事過后,關羽心中更加緊張、害怕。
但是,《三國演義》對關羽想殺曹操這一節(jié)進行了美化:
云長問玄德曰:“操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兄何止我?” 玄德曰:“投鼠忌器。操與帝相離只一馬頭,其心腹之人,周回擁侍;吾弟若逞一時之怒,輕有舉動,倘事不成,有傷天子,罪反坐我等矣?!?
說成是打獵的時候有漢獻帝在場。關羽想為國除害,劉備擔心誤傷到漢獻帝,所以制止了關羽的魯莽行為。
后來曹、劉決裂,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劉備,關羽戰(zhàn)敗后被生擒,曹操任命其為偏將軍,厚加賞賜,想留住他。但關羽再也不相信曹操了,掛印封金,留書告辭。
《三國演義》把這件事演繹成關羽單人匹馬,護送兩位嫂夫人去投奔劉備,一路上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故事。
四、該事件的后續(xù)歷史影響。
風起于青萍之末,又有個說法叫蝴蝶效應。歷史上有很多偶然事件,當時看起來是個很小的事情,最后卻影響到了歷史的進程。曹操強行奪愛這件事,在當時看起來是個小事,其后續(xù)影響卻極其深遠。
關羽在劉備集團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赤壁之戰(zhàn)后長期鎮(zhèn)守荊州,后來圍襄陽、攻樊城、水淹七軍,戰(zhàn)功赫赫,威名遠震,甚至一度打得曹操想遷都,以避關羽的鋒銳。從這一點來看,關羽的作用在劉備集團中尚找不到其他人能夠替代。
而在曹操、劉備合兵攻打呂布時,劉關張之間的關系遠沒有達到后來那么牢固的程度。 假設曹操當初能夠信守共諾言,將杜夫八賞賜給關羽。而關羽為人又非常忠義,愿意“士為知己者死”。他必然會對曹操感恩戴德,甘愿死心塌地為其賣命。 加之按照當時的形勢判斷,跟在曹操后面混,應當比跟在劉備后面要有前途,關羽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前途考慮。關羽很有可能從此就成為曹操手下一員得力的大將。
曹操如果能夠籠絡住關羽,而他“奉天子”又代表了正統(tǒng),估計關羽就沒有背叛曹操的理由。如果關羽歸順了曹操,劉備想另立門戶單干,估計就沒那么容易了。
曹操橫刀奪愛,不僅使自己損失了一員大將,還使關羽成了自己的對立面。等于間接幫了劉備的大忙,促成了其后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對曹操而言,他的“好人妻”的毛病是改不了的了。他因為好色而誤大事,也不止這一次了。在此之前,他曾經“強納張濟妻”,而闖下大禍:激怒了張濟的侄子張繡,張繡因此偷襲曹操,導致曹操嫡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zhàn)死。這也是曹操平生最大的敗仗之一。但曹操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繼續(xù)我行我素,強占人妻,可謂是一條道走到黑。
關于曹操“強納張濟妻”之事,我有專門文章深入分析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閱讀。 關于曹操奪愛這件事,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關注、留言、點贊。在此謝過!

答:哈哈!
關羽自己說他老婆生不出孩子?咱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借口!
《華陽國志》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於濮陽,時秦宜祿為布求救於張楊。羽啟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及至城門,復白。公疑其有色,自納之。后先主與公獵,羽欲於獵中殺公。先主為天下惜,不聽。故羽常懷懼。
這件事在《關羽傳》中就不是這么說的了!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
至于關羽為什么就想要秦宜祿的老婆?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不過最終他還是沒得到!
關羽這個人也很有意思?你說你老婆已經不具備生育能力了,那關平怎么來的呢?還有一個女兒、還有關興、關彝、關索…這樣想著突然就覺得后怕!莫非關羽的兒女都是小妾生出來的?
萬一孫權的優(yōu)秀兒子孫登娶了他的女兒,一查發(fā)現是小妾帶生的!關羽死定了!反正也是死了?。?!

關羽為何乞納宜祿妻?
曹劉聯(lián)軍攻破呂布時,呂布手下將領秦宜祿向關羽求情乞求保全懷孕的妻子杜氏。關羽作為忠義之人,答應了他的請求,因此便有了向曹操乞納宜祿妻的故事。這是本人對“乞納宜祿妻”的理解。
東晉時期,史學家常璩撰寫了一部著名的地方志,名叫《華陽國志》。其中記載了包括秦宜祿之妻在內的很多軼聞。劉備征討袁術,遭呂布偷襲后被迫投靠曹操,關羽、曹操和秦宜祿之妻的故事開始了。
在劉備遭到呂布暗算,投靠曹操后不久,曹操發(fā)兵攻打呂布。濮陽城被圍困,呂布幾乎成了甕中之鱉。眼看著戰(zhàn)斗即將結束,關羽給曹操提出,“妻子沒有生出一兒半女,如果攻下濮陽城,我想娶秦宜祿的妻子?!睂τ陉P羽的要求,曹操立即答應。在馬上要攻破城門的時候,關羽有一次給曹操提說這個愿望。這一提,事情麻煩了。曹操心里嘀咕,莫非秦宜祿的妻子姿色絕美?進入濮陽城之后,曹操好奇秦宜祿的妻子。一見,果然是一個美人。曹操把他給關羽的許諾瞬間忘得一干二凈,“自納之”。
秦宜祿投降曹操后,因為杜夫人受寵的緣故,被任命為铚縣長。秦宜祿雖然在曹操手底下做官,但內心深處卻倍感尷尬。劉備背叛曹操后,拼命招納對曹操不滿的武將,并派張飛招降秦宜祿。張飛抓住秦宜祿的“七寸”,以奪妻之仇慫恿他“反水”。秦宜祿腦子一熱便跟著張飛出走,但沒走多久便開始反悔。張飛見秦宜祿如此“不爭氣”,一怒之下將其刺殺,幫助秦宜祿結束自己窩囊至極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