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所在,老師批評學生天經(jīng)地義!
不敢批評學生的老師不稱職!
為師者不敢批評學生,
不如回家賣紅薯!

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缺失教書育人的責任心,當下為數(shù)不少的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對學生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為人師者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應該受到譴責、唾棄,至少不應提倡。天下沒有不出錯的學生,也不該有不批評學生的老師。否則枉為人師。
出于明哲保身,害怕矛盾,害怕引火上身的心理在作祟。社會風氣的壓力,校鬧事件不時發(fā)生。怕學生、家長提意見,怕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經(jīng)不起批評,怕家長找上門和自己和學校打架,怕學校評價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問題,方式方法簡單粗暴,怕影響師生關(guān)系等。還有的考師,專業(yè)知識不夠,底氣不足,前怕狼后怕虎,認為批評學生就是不尊重學生、不愛學生。實事求是講,這是走向了一個嚴重的教育誤區(qū),不敢批評學生的考師才是不稱職的老師、不負責任的老師。

出于害怕別人給自己戴上不懂激勵教育、不懂鼓勵為主、不懂表揚為主,不懂關(guān)愛等帽子。其實,激勵、鼓勵、表揚、關(guān)愛等絕不是排斥和否定適當?shù)呐u。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作為教師,其使命就是教書育人,沒有批評就是對學生錯誤的學習態(tài)度、錯誤的行為習慣等行為的放任、放縱和默認!對于教書育人這個神圣的職責來說,否定教育行為中對學生進行批評的就是違反教育的真諦、就是違反教育科學。


現(xiàn)在作為老師敢批評學生嗎?我是一名職業(yè)院校的老師,說句真心話,現(xiàn)在老師是真的不敢批評學生了。
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老師不是不想批評,而是不敢批評。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高度批評老師,說不敢批評學生的老師不稱職,我也不想反駁什么,如果讓這么說的人當老師一段時間后,看看他們還樣說嗎?
自己的孩子自己有數(shù),自己的孩子自己都管不了,把孩子一下子推給老師,自己做了甩手掌柜的。當老師批評了學生,家長開始護犢子了。
如果老師真的批評了學生,我就想問一下,家長會認為老師做得對呢?還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錯呢?
所以,先不要說老師敢不敢批評學生,先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再說。
如果家長認為老師做得對,我想,老師肯定會敢批評學生的;如果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錯的話,老師肯定是不敢批評學生的。
我個人認為,老師敢不敢批評學生,并不在于老師本身,而是在于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
最后我聲明一下呀,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并不意味著老師不批評學生、不管學生。

說實話,批評學生,我還是從未放棄過。連這個權(quán)都“自廢”了,那他的老師還當?shù)孟氯ィ?/p>
不過,我的批評是有原則的。
不辱罵學生,不傷害學生自尊?!澳憔拖駛€豬一樣”,“你生成是個傻性”,“你爸媽是近親嗎?”這些話,可以說經(jīng)常聽到老師,有意無意的“脫口而出”。這些話,不僅傷害了學生,甚至傷及其父母。這樣,極容易激起學生的反感,甚至引起學生的憤怒。輕則,不聽批評,本能地產(chǎn)生抵觸情緒;重則,發(fā)生“頂?!爆F(xiàn)象,與老師對罵,對打,導致重大安全事故,不可收拾。
想要嚴厲批評某個學生,盡量不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學生很多的情況下,像在上課,學校大型集合或集會。即使沒控制住自己而批評了學生,也應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與之溝通。一般不能捱到放學或放假,盡量不過夜。
其三,注意方法,貶中含褒。例如,我今天批評一個學習小組長,沒按照要求檢查該小組成員學習任務的情況。數(shù)落他“嚴重失職”時,我不忘記提醒他:“你的能力,我是一點也不懷疑的,但令我擔心的,倒是你的態(tài)度。你如果態(tài)度端正了,不僅能擔任好組長一職,你一定還是一個優(yōu)秀的小組長!”
我曾對一個學生和她的家長說過這樣一句:“批評和表揚,猶如駕在人生小舟上的兩支槳,偏廢一支,我們的人生之舟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p>
不知此話,有無道理。

應該謹慎批評,萬一學生想不開自殺怎么辦?要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要叫我是老師 就對學生說:“孩子 老師不想批評你 怕你想不開 自尋短見 那就麻煩了 我把你給害了 你也把我給害了 我要是不批評你 你又是不明白改正 你這棵小樹將來長不成材 你說老師該怎么辦呀 孩子 ”

不敢批評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高尚的“三觀”,老師必須幫學生“系好人生第一??圩印?,把他們錯位的“扣子”重新排列正確,使迷失方向的學生重回正確的道路上。
鼓勵、表揚、提醒、批評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學生出現(xiàn)了問題就要提醒,違反了紀律就要批評,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前有兩種錯誤的觀念必須糾正:
1、一味地贊美學生,美其名曰“賞識教育”。例如課堂上明明學生回答問題出現(xiàn)了錯誤,老師也要進行一番“賞識”,賞識他大膽發(fā)言,而對于其出現(xiàn)的錯誤視而不見,長此以往,會給學生傳達一個錯誤的信號,學生用是對的,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有極大負面影響的。
2、部分家長溺愛心理嚴重,動輒就到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弄得部分老師面對問題學生縮手縮腳,不敢大膽管理,這其實是教育的悲哀。
真正的優(yōu)秀教師應該對學生嚴格教育,既愛有嚴,嚴中有愛,只是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分寸和方法,以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教育底線。
學生出現(xiàn)了嚴重錯誤就必須接受嚴厲批評,只有這樣才能能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才能夠培養(yǎng)出明辨是非,有擔當精神的人。

當然敢,但是必須做好善后工作,需要學會察言觀色,體諒學生的心情,給予及時的關(guān)懷,拉近關(guān)系,讓學生體諒到你對她的愛。

當學生做錯事情肯定是要批評的,既然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yè),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為什么不敢呢?這就是老師的職責所在??!不敢批評學生,總是裝老好人的老師不是合格的老師!

雖說批評學生是老師的權(quán)利,但是批評也一定要講究方法,要區(qū)分批評與辱罵的界限!
比如,有的老師喜歡用“豬腦子”“沒長腦子”“笨的和豬一樣”這種帶有侮辱性的詞匯說學生。

這就是辱罵,而不是批評!這樣的辱罵對于糾正學生的錯誤沒有半點好處,不僅降低了老師的素質(zhì),同時還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反倒讓學生不能積極的糾正錯誤。

正常的批評至少要做到下面幾點:
- 不涉及辱罵學生的詞匯。
- 只對事不對人,不能不喜歡一個學生,就天天批評他,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沒有半點好處!
- 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糾正學生的錯誤,要講方法,而不是只指出錯誤,只批評錯誤,而不說明方法!
而身為班主任,批評學生,基本上是每天都在做的事。以我身邊的學生為例。
班里有個學生,總是在課間喜歡追逐打鬧,說了好幾遍都不聽,還撞到了生物老師。

然后我就把他叫到辦公室,給他看了當天班里的監(jiān)控,監(jiān)控里,每個課間他都在教室里亂竄,撞到了同學不說,還打翻了好幾個人的筆袋,書籍。
再看看他在班里亂竄的時候,別人都避著他,就像看見了壞人一般。
給他看完監(jiān)控后,我就讓他自己說說,哪里做得不好,他自己看著監(jiān)控,也說出了問題所在。然后我再嚴詞批評他,從學習說到責任感,他因為前面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沒法再反駁我什么。

正好年級讓每個班出個課間督導,督導哪個班的學生課間亂跑亂竄,以前是班長管,后面我就換成了他。他在督導的同時,也漸漸發(fā)現(xiàn)了這么做的危險之處,后面基本上在沒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
總之,批評學生是老師權(quán)利,是每個老師都應該做得事兒,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辱罵性的詞匯,要讓學生從心底認定錯誤,才能糾正錯誤,起到批評的效果!
育人育己,共同成長,關(guān)注我@班主任如是說 ,了解更多教育干貨!


我是培訓機構(gòu)的老師,目前沒有碰到過不敢批評的學生,反而有的家長還總和我說要我對孩子嚴格些,該說就說。
說說我的經(jīng)驗。暑假的時候,一直帶著的一個班里,有一個非常難搞的學生,經(jīng)常無端擾亂課堂,他有時氣過頭,還會隨手拿東西砸向同學。我甚至被他弄哭過。他媽媽也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氣和情況,所以讓我多嚴厲些。
前天晚上上課,他對另一位學生罵臟話,我嚴厲批評了他,他甩門出教室了。我沒理他,繼續(xù)上課,然后沒幾分鐘,他冷靜下來就自己走回來了,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還有另一個班,有一位男生總是嫌棄說另一位女生太差勁了。我也直接指出他的做法不對,多次提醒他。并撫慰和鼓勵那位基礎(chǔ)差的女生?,F(xiàn)在那位男生收斂了很多,而且那位女生也由一開始的膽怯,到現(xiàn)在自信舉手,勇于上臺嘗試,有了很大的進步。
當然了,對于這些學生,嚴厲時該嚴厲,但是私底下我都會和他們玩得比較好,逗逗他們玩。有時也耐心和他們聊天,不影響關(guān)系。
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需要用心去經(jīng)營的。特別是老師和學生,老師的交流溝通技巧尤為重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初心。
對于那些經(jīng)不起批評的學生,一定要注意方式。老師需學會總結(jié)經(jīng)驗和反思自己的說話方式,同時和家長也多些溝通,有時反而是家長更需要教育。

作為老師不僅應該敢于批評學生的錯誤行為,而且應該善于批評學生的錯誤,否則就是失職的行為。
教育學生是一門藝術(shù),它的藝術(shù)就包括不僅敢于而且善于批評學生的不當行為。這跟表揚學生一樣,批評和表揚是教師用以教育學生的相生相靠的孿生之道。沒有表揚和批評就談不上教育的完整性,完整的教育是善于表揚和善于批評加循循善誘,或者說善于表揚和善于批評都叫做循循善誘。
對學生的成功教育應該是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對于學生的教育應該在“善于”上下功夫,表揚要講究方法,恰到好處,批評更應講究方法,既要實事求是,毫不客氣,準確到位,正中要害,又要講究方法,講究效果的最大化,要善于批評。
如何才能做到善于批評呢?
首先應該明確批評的目的,批評的對象,其次是批評的方式和效果。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錯誤,分清是非,教育一個,警醒一個班。批評的根本目的是讓犯錯誤的學生知錯改錯,并以此為戒為鑒,不再重犯,也讓其他同學從中吸取教訓,免得再犯類似的錯誤。
批評的對象應該是主要針對錯誤本身,而非主要針對學生本人,要對事不對人,重在指責錯誤的危害性,啟發(fā)學生認識到錯誤行為對自身進步成長的不良影響。這樣的批評,學生才易于也樂于接受,這樣的批評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批評必須講究方法,不僅僅要敢于批評,而且關(guān)鍵要善于批評。善于批評就是要因材施教,拿捏好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使被批評的對象勇于承認錯誤,樂于改正錯誤。不同的人,不同的錯誤,批評的方式方法不同。什么情況下先批評再表揚并且突出批評,什么情況下先表揚再批評,突出表揚,兩者相生相依;什么情況下必須當眾批評,什么情況下適合個別交談;什么事情要重重敲打,狠狠批評,什么事情該和風細雨,點到為止。帶苗頭性的,普遍性旳,影響較大的,性質(zhì)嚴重的錯誤行為應該當眾批評,以點帶面;對于屢教不改的錯誤行動或者行為人則應不斷加重批評的砝碼,甚至動動必須的懲戒手段,否則則應個別交流,采用和風細雨式的說服引導工作。
對于錯誤行為的批評要著重弄清楚所犯錯誤的來朧去脈,弄清楚錯誤發(fā)生的具體原因,造成的具體影響(傷害)程度,受害人的反應程度,家長的態(tài)度等,這些情況都必須弄個水落石出,清清楚楚,批評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有度,言之有理,方可有效。
至于對于老師不敢批評學生是因為個別學生積錯成惡,非用重典不能奏效,那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批評范疇了?;蛘呤且驗榧议L護短,容易導致家校矛盾,甚至出現(xiàn)校鬧班鬧的情況,我這里省而不談。
教師教育學生除了要善于表揚和善于批評之外,還應該打鐵做到自身硬,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戒勉的,自己要首先不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雖令不行。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了,批評學生就有了底氣,就不會出現(xiàn)“不敢\"的現(xiàn)象,批評教育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這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對題主說:現(xiàn)在的我(們)敢于批評學生,而且很能、很會批評。

現(xiàn)代社會學生太瘋狂,家長太瘋狂,社會太瘋狂!學生的不正行為,教師指出并批評,可能會對教師人身安全帶來危害,所以對孩子的批評教師一般都可能不會進行!

怕了,我怕二十年后被學生攔在路上打,嗚嗚

為什么要批評學生呢?一批評就很可能導致很多矛盾,有的矛盾是你承受不了的。這樣的例子很多,舉起來都是嘆氣。要學會鼓勵,人們不是常提倡鼓勵教育嗎?學生打架了,要鼓勵他們的勇武精神,打回去,許多人說美國人都這樣教育孩子。學生抽煙喝酒,要鼓勵,適應社會嗎,這樣才能朋友多,能力強。學生在課堂上搗亂,要鼓勵他們的反抗精神,讓老師反思自己。學生不想讀書,要鼓勵他們,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不聽老師話,要鼓勵他們,反抗權(quán)威才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聽父母話,逍遙走天下!

有啥不敢的,還是同情同理的人多,別怕,該咋管咋管。

不批評學生,要老師干嘛?乖

傻老師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