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是廣東的,夠南了吧。
小時候過年不用說吃餃子,聽都沒聽過餃子是什么東西。
我在廣東茂名這一帶的話,過年前我們就是做籺,我們這一邊的特色小吃,都是過年的時候都會做一大堆。有棷子絲砂糖餡的,有椰子花生餡的等等,還有古粽籺,糯米做的,有肥肉芝麻花生餡的,還有一種像炸的糯米雞,外面是包一層軟糯的糯米,里面又分開很多種餡,有豬肉餡,有花生餡等等,切成一截一截就像糯米卷一樣,然后再放進油鍋里面一炸超好吃。
過年后的話就是年糕,切成一片一片,煎了一小盆一小盆,每個小孩拿著一片一片來吃。
至于餃子都是后來才慢慢傳過來我們這邊。

相對來說南方物產(chǎn)豐富一點,生活環(huán)境也要好一點,故南方人比較會享受生活,過年都是做一二十個菜,喝著小酒,盡情的享受,誰愿意去吃餃子?即使是平時,也不大愿意吃餃子,只有在外或忙不得做飯時,才偶爾吃一頓餃子對付一下,家里一般是不包餃子的。當(dāng)然,如果是才搬到南方的北方人又另當(dāng)別論了。

新春佳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承,但各地有各地的不同,五十六個民族,有五十六朵不同的花!

吃 自己包

南方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不吃餃子,過年都是炒菜之類的,不過平時偶爾吃一下。

坐標(biāo)湖南郴州,從小時候過年就沒有吃過餃子,因為生在70年代,老家主要是種稻谷。那時侯一年四季有米飯吃就不錯了,米飯都不是白米飯,里面還和曬干的紅薯絲。到收紅薯的季節(jié),就把紅薯洗干凈,在用刨子把紅薯刨成絲,在用竹簾墊子鋪地下,把紅薯絲曬干。曬干放大的瓷缸里。每天煮飯時就煮一下放白飯和均勻。說起來很慚愧,不是說生在農(nóng)村忘本了。是每個人成長的經(jīng)歷不一樣。所以我現(xiàn)在都不喜歡吃紅薯和老南瓜。因為小時候吃太多了。
不是過年不包餃子吃,是那時侯真的沒有條件包餃子吃。記得那時侯買面和買面條都要糧票。在農(nóng)村沒有糧票,只有吃國家糧的人才有。
我們過年會做蒸籠糍粑,家家戶戶都做。直到現(xiàn)在都做,味道好極了,從小吃到大。以前互相拜年還會送親戚。
現(xiàn)在條件好了,想吃餃子會到超市里買速凍餃子,在家里做不會搟餃子皮。所以過年還是不會煮餃子吃。
郴州.桂東蒸籠糍粑.看下圖

餃子在南方人眼里類似于方便面,偶爾想吃的時候吃一頓,因為簡單方便,沒有炒菜麻煩。所以你們要說過年吃餃子,那頂多只能代表你們北方一部分人,請不要上升到全國

南方人過年吃水餃啊,我們一般是在吃完年夜飯之后,開始包餃子,然后等到晚上12點再去下一鍋,不管喜不喜歡吃,或者是不是飽的,多少都要吃一點,圖一個吉祥。
也祝大家新的一年諸事順利,大富大貴。

作為一個不南不北的人,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是尷尬。
作者的家鄉(xiāng)在安徽淮南可以說是地跨淮河兩岸,正好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上,所以南北方的習(xí)俗大多數(shù)在這里都能找到影子。
比如早上一般我們愛吃面食包子,煎包,辣湯,牛肉湯,中午我們吃主食米飯,晚上則比較混亂有的愛吃饅頭稀飯,我比較愛吃蛋炒飯,哈哈。
至于粽子是甜的還是咸的,大多數(shù)是甜的。豆腐腦是甜的還是咸的,大多數(shù)是咸的。所以安徽淮南人的口味可以說是兼具南北特色。
至于最后一個問題,南方人過年不吃餃子嗎?
作為一個在地理位置正好在南北交界處的人來回答你,前些年過年那是必須吃餃子的,不過現(xiàn)在人都怕費事,我們家一般有時燒點水果甜湯就代替了。

不吃。沒那個習(xí)慣。就吃大米和菜,或者火鍋。南方人沒有習(xí)慣和面搟餃子皮的習(xí)慣。
我印象中我們家從來沒有買過一袋面粉。

我的家鄉(xiāng)是重慶,屬于西南,我們過年不吃餃子。
在農(nóng)村時家里主要種水稻,小麥也種,但是小麥只是用來壓掛面的,家里沒有面粉,我們不吃餅,不吃面粉做的一切除了掛面。
我到了初中才吃到了人生中第一份餃子,還是去飯店吃的,只記得味道很好。城里面賣餃子的地方也不多,大多是蒸餃。
后來到了北方上大學(xué),發(fā)現(xiàn)到處都有餃子,食堂都賣,不過我是吃不慣韭菜餡的,就算別的餡我也吃得很少,總覺得吃了消化不了。
其實在重慶我們也吃一種類似餃子的東西,那就是北方說的混沌。我們不叫混沌,叫包面。不像北方早餐鋪里的混沌,一碗就幾個湯多還餡少,我們那一碗幾乎是干的,餡很大,配上姜末、蒜末、醬油、小蔥、辣椒、花椒油、鹽,再加點青菜,美味無比。
過年時,我們也不吃餃子,初一早晨吃的一定是湯圓,象征團團圓圓。母親會在初一早晨包五十來個大湯圓,父親特別愛吃,能吃三十多來個,盛湯圓時都是兩個兩個的盛,記錄大家每年吃的湯圓數(shù)量。但是我和母親一人只能吃一個,覺得很膩,但是傳統(tǒng)規(guī)定又不能吃單數(shù),于是母親會煮兩個雞蛋充一下數(shù)。
無論吃什么都是一個傳統(tǒng)習(xí)慣,其實現(xiàn)在我母親也會包點餃子,雖然是買的現(xiàn)成的餃子皮。我倒是學(xué)會了包餃子,希望過年能有機會給父母展示一下我的手藝。

是的,因為南方天氣熱,怕壞了餃子餡。

想吃他也不會包??!看看我們的海鮮水餃!

基本上不吃。當(dāng)然也有吃的。但大多數(shù)人家不吃。

大年三十不吃,不過如果想吃,媽媽也會做!平時會吃,而且發(fā)現(xiàn)這幾年親戚來拜年會用雞湯煮水餃給客人吃,因為客人逗留的時間越來越少了!這樣方便!水餃挺好吃的,我喜歡韭菜瘦肉餡的!

基本上都是不吃,北方移民南方的有不少,就拿深圳來說就是個移民城市,所以說不能說不吃,但當(dāng)?shù)氐幕臼遣怀?,而我們這里是肯定不吃,幾乎沒有移民,有少數(shù)的移民也是國企調(diào)動需要,所以對本地影響較少,那么我們過年吃什么呢?我們吃籺。中國很大不是每個地方過年都是吃餃子

平時也吃,但是過年不吃。過年都是吃我們傳統(tǒng)的米飯。當(dāng)然,現(xiàn)在有時候連飯也不吃了,喝酒吃肉,煮了飯沒有吃也是常有的,一般就是老人小孩吃一點,青年中年一旦喝酒,飯就不吃了。

我是江蘇揚州人,我們那里平時也吃水餃,只不過是偶爾為之,一年吃上幾次水餃,當(dāng)做主食的點綴,除夕或者春節(jié)沒有專門包餃子的習(xí)慣。

現(xiàn)在物資豐富,南北方過春節(jié)的時候在吃的這個問題上我記得沒有必要特別糾結(jié)于差別,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我老家在福建,靠海,所以海鮮比較多,過年以海鮮為主。如果換餃子的話,我個人覺得主要是不太習(xí)慣,想吃打打牙祭還是可以的。

我們屬于南方嗎?江蘇蘇南屬于東南吧,我們沒有包餃子的習(xí)俗,但隨著外地人(主要是北方——安徽河南蘇北人)的涌入,有時也會包些四不像的餃子,南北融合,感覺地域特色沒有小時候那么明顯了,畢竟市里面3分之2都是外地人。只有鄉(xiāng)下(北方叫農(nóng)村)傍水而居的民居院落才能讓我感覺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好,附一張我媽媽家前圖片,房子都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江南鄉(xiāng)下都是灰瓦白墻。后來就不讓蓋了,河邊菜田花圃每家每戶都用竹籬笆圍起來,路燈上的廣告牌顯得有點突兀。

潮汕這邊過年不吃餃子。各種粿都吃不完!

大多數(shù)南方人過年都不吃水餃 因為南北方小麥的產(chǎn)量不同 南方因為小麥產(chǎn)量不高 接觸面粉的少 久而久之不愛吃餃子 也是一種必然結(jié)果

各種美食就夠你忙個不亦樂乎,那還想得起水餃。

南方過年吃湯圓

在我的記憶中我家就沒有買過面粉,更別說餃子了,

餃子又不是什么國菜,身為西南人不喜歡吃餃子,偶爾興趣來了吃一下,過年南方人有豐富的菜肴,一桌子的各類大菜誰去專門吃餃子呀?大年十五吃湯圓,各個地方的飲食習(xí)慣不同,所以你這問題提的很可笑。

這問題問的,南北方習(xí)俗不一樣,為什么要吃水餃?就像南方人問北方人為什么不吃米飯?有意思嗎?

南方吃水餃的,但是一般吃湯圓,團團圓圓,也會準(zhǔn)備些水餃,在除夕夜吃,或者年初一,但不是主食,主食以湯圓為主,餃子很少幾乎一人2個的樣子,湯圓則盛碗哦。

我周圍很多城市里的南方人都愛吃水餃,但那些南方的農(nóng)村人確實不喜歡吃是真的

我相信中國人的習(xí)俗,不管南北都吃水餃,不過是餡料有區(qū)別罷了!

為何吃餃子?肉都吃不完

作為北方人 必須吃餃子

我姨夫北方人,每年過年都要包餃子,我們沒人吃他就忽悠小孩做游戲當(dāng)懲罰,輸?shù)某砸粋€,要不然沒人吃!?。?!

餃子那個破爛玩意兒怎么能過年吃呢?平常吃個夜宵還可以。

為什么要吃餃子,過年過節(jié)這么多菜,坐標(biāo)重慶,餃子一般都是不想弄飯的時候才吃

南方人過年是不吃餃子的,我是上海人,在上海過年除了除夕夜吃年夜飯,初一早上是吃年糕,湯團的。

我們的選擇實在太多太多了,基本不在乎什么特定日志吃什么。變成喜歡的話方便的話,吃吃無妨。

在潮汕,平常節(jié)日和過年沒有吃水餃的習(xí)慣,是吃湯圓,新春寓意:甜甜蜜蜜,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不吃,水餃和饅頭、面條是一個性質(zhì)的,想吃隨時包,超市也隨時能買到,不屬于和節(jié)日緊密相連的傳統(tǒng)食物,例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

你們北方人真當(dāng)餃子是全國性節(jié)日食物?
別動不動餃子動不動餃子
- 下一篇:科目一沒考過很痛苦怎么辦?
- 上一篇:為什么東北會衰退?
